40Cr淬火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的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(Ac3或Ac1)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,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进行冷却,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工艺方法[1]。淬火是最重要的热处理工艺,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。如果与回火相结合可以得到不同强度韧性和塑性的配合,从而获得不同的应用。亚共析钢一般在Ac3+30~50℃加热,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,淬火后就可以得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。如果加热温度低于Ac3,钢组织中将会保留部分铁素体,使淬火硬度和强度都低;而加热温度过高,将会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,使淬火钢的机械性能降低。由于淬火温度Ac3+30~50℃处于完全奥氏体的相区,故称作完全淬火。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是Ac1+30~50℃,因为在淬火前需要进行球化退火,得到球化体组织,故加热到上述温度就可以得到颗粒状渗碳体和马氏体。由于存在颗粒渗碳体,不但没有降低钢的硬度,反而提高他的耐磨性;同时,因为加热温度较低,故奥氏体晶粒很小,淬火后就可以得到细小(隐针)马氏体。可以得到机械性能较好的钢。如果加热温度太高,就会带来不良后果:由于渗碳体全都溶于奥氏体中,淬火钢的耐磨性会降低;奥氏体晶粒显著增大,淬火后就会得到粗大的马氏体,进而形成显微裂纹的倾向增大;奥氏体中碳含量显著增高,Ms点降低,淬火后大大增加了残余奥氏体量,使钢的硬度降低,氧化、脱碳加剧,同时淬火变形和开裂程度增大等等。 www.40crgc.com
|